蓝风铃“三下乡”||青春助力振兴,温情联结民族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31日   作者:李姝潼、于洋洋   编辑:胡雨梦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需要青年担当”的号召,让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得到锻炼发挥才干,蓝风铃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在十里望回族镇的乡间村落--韩寨村,开启了一场扎根土地、助力振兴的实践之旅。实践队的队员们以田间地头为课堂,以当地居民需求为导向,在助农实践中锤炼本领,在乡村沃土上书写青春答卷。

校地牵线搭桥梁,青春筑梦共发展

蓝风铃实践队的队员们带着精心准备的学校宣传册走进乡间,居民们围拢过来,翻看宣传册时眼神里满是好奇与期待。爷爷奶奶们指着册子里的校园风光照片,看着窗明几净的教学楼、设施齐全的实训基地,不时感叹现在的教育条件越来越好。这本小小的宣传册,成了连接乡村与校园的 “纽带”,它不仅让村民们了解到外面的教育世界,也让学校在服务乡村的过程中,找到了人才培养与地方需求的契合点,为校地协同助力乡村振兴搭建起坚实的沟通桥梁。

反诈骗宣传入民心,校地联动筑防线

为了提高当地居民的安全防范意识,我们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在村口广场、集市等人流密集处,我们发放自制的宣传手册,那一张张色彩鲜艳、内容丰富的宣传页上,印满了反诈骗知识、安全常识。爷爷奶奶们围坐在一起,看得津津有味,不时发出阵阵笑声和惊叹声,在欢声笑语中,他们学到了实用的防诈骗知识。

文化交融暖人心,民族情谊谱新篇

蓝风铃实践队的队员们来到韩寨新村,漫步村落,家家户户大门上的民族文化图案格外引人注目:有的以缠枝莲纹环绕阿拉伯文书法,线条流畅雅致;有的以几何纹样勾勒出吉祥寓意,造型简洁庄重。村支书介绍,这些图案不仅是建筑装饰,更是民族身份与信仰的无声表达,在代代传承中融入了生活智慧与文化密码,成为民族文化传承的鲜活载体。

蓝风铃暑期“三下乡”实践队从田间劳作到反诈宣传,从文化交流到温情互动,蓝风铃暑期“三下乡”实践队的走访之路充满烟火气与正能量。实践队队员们表示,此次活动让大家在实践中读懂了乡村的多元面貌,更深刻理解了“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深意。接下来,蓝风铃实践队将继续扎根基层,用青春力量服务乡村发展,让“三下乡”的足迹成为连接校园与乡村的温暖纽带。

图片:刘聪、黄程程

一审一校:杨凯丽

二审二校:李昕如

三审三校:毕菲菲

上一条:蓝风铃“三下乡”||赓续治水精神 砥砺革命初心 下一条:蓝风铃“三下乡”||多维赋能,支教筑梦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