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积极响应教育部等部门《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强化城乡教育协同发展”的具体要求,我院蓝风铃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走进德州市禹城市十里望回族镇禹泽社区、禹迹社区,开展社区支教活动。团队立足社区教育实际需求,构建“心理赋能-美育浸润-安全筑基-文化传承-法治护航”五位一体课程体系,通过标准化课程模块、场景化实践平台、长效化跟踪机制,为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形成“可复制、能推广、见实效”的素质教育创新范式。
心理疗愈,培育健康人格


蓝风铃实践队针对当代青少年心理支持资源相对匮乏的现状,支教团队特别开设心理匿名倾诉箱、心理健康工作坊,反校园霸凌教育等特色课程,通过团体辅导、烦恼信箱和个体咨询等形式,我们针对学生们个性化的心理烦恼,通过科学疏导和专业服务,构建心灵的防护网,帮助学生建立情绪认知框架。
美育浸润,激发创造活力


为深入贯彻国家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美育工作的要求,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蓝风铃实践队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美育活动。手工课堂上, 一张张平凡的纸张,在指尖的翻折中幻化出万千形态;色彩缤纷的扭扭棒,让孩子们天马行空的想象转化为立体创意作品。艺术课上,通过音乐的律动和画笔的尽情描摹,充分激发孩子们的艺术创造活力。
安全筑基,守护成长净土

正值盛夏,溺水事故进入高发期。蓝风铃实践队成员们深知社区水域众多、监管力量相对薄弱,防溺水教育刻不容缓。我们精心策划,通过情景模拟、案例警示、互动问答、趣味动画等多种形式,向孩子们深入浅出地讲解溺水的危险性和正确的自救方式。蓝风铃实践队还针对乡村常见的意外伤害,系统开展了“应急处理知识与技能培训”,结合生活实际,讲解突发状况的正确处理方式,显著提升了孩子们的安全意识。
文化传承,厚植家国情怀

蓝风铃实践队以“品读水浒经典,传承国学精神”为主题,开展校园国学阅读活动。蓝风铃实践队通过精讲水浒故事、组织角色扮演、开展“侠义精神”辩论会等形式,引导学生感悟梁山好汉的忠义担当与反抗精神。活动增强了学生的文学素养与历史认知,更激发了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彰显了蓝风铃团队“以文化人、以德润心”的志愿精神。
法治护航,筑牢权益防线

在普法教育中,蓝风铃实践队以校园欺凌典型案例为切入点,通过情景还原、法律条文解读及互动问答,剖析欺凌行为的法律后果及应对策略。学生积极参与模拟调解,深刻认识到“暴力不是解决问题的方式”。蓝风铃实践队开展的活动既增强了学生的法治观念与自我保护能力,又彰显了实践队成员“护苗成长、奉献担当”的精神。
蓝风铃暑期“三下乡”实践队以教育为纽带架起城乡协同发展桥梁,用专业服务回应乡村振兴奋进号角,充分展现了山东石油化工学院学子“明德力行,求实创新”的校训精神,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了青春智慧与力量,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三下乡”活动的青春答卷。
图片:柏乐萌、刘子琦
一审一校:杨凯丽
二审二校:李昕如
三审三校:毕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