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专业(本科)

发布日期:2025年05月24日   作者:经济管理与文法学院   编辑:

一、培养目标

面向国家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并重原则,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深厚家国情怀、卓越人文素养、高尚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掌握扎实人文社科基础知识、法学学科专业知识,了解能源工程相关法律法规,满足数字时代的发展需要,能够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及法律服务机构胜任法律应用研究与实务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毕业后5年左右,预期达到的职业胜任力:

1.具有良好的个人修养和人文素养,熟练掌握本职工作所需法律法规及相关专业知识,在工作与社会活动中表现出较高的法律职业素质;

2.具备将所学的专业理论与知识融会贯通,灵活地综合应用于专业实务之中的能力,能够运用专业知识在审判、检察、司法、行政执法、律师及公司法务等领域的工作中独立处理相应的法律事务;

3.具备创新进取意识和较强的抗压能力,能够在工作岗位上主动创新求变,拓展工作思路,在负责的管理、业务岗位或所在工作团队中发挥重要作用或担任一定的职务;

4.具备独立自主地获取和更新本专业相关知识的学习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根据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化、行业企业的需求,不断更新自身知识体系,提高工作能力,适应社会进步的更高要求。

二、毕业要求及实现矩阵

本专业学生毕业时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养:

1.人文素养:具有人文底蕴、科学精神、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深刻理解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理解并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

2.专业素养:具有扎实的法学基础知识和各部门法知识,熟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掌握法学理论问题的研究方法,了解法学专业理论研究的最新动向、司法实践的发展趋势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最新成果。

3.创新能力:具备利用创造性思维方法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专业知识对司法实务中的实际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或解决方案。

4.使用现代工具能力:具有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工具,具备在数字环境下高效进行法律研究、文献检索、文档管理、数字证据处理和远程协作的能力。

5.沟通能力:具有较强的沟通表达能力和论辩能力,能够通过口头和书面表达方式,展现出一定的论证和反驳技巧,可以熟练运用法言法语与司法实务人员就法律问题进行有效沟通。

6.团队合作与抗压能力: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较强的抗压能力。能够在法学学科及多学科团队活动中与团队成员协作共事,在负责的管理、业务岗位或所在工作团队中发挥重要作用或担任一定的职务。

7.国际视野: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前提下,具有国际视野和处理涉外法治事务的能力,了解国际动态,关注全球性问题,理解和尊重世界不同法律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8.终身学习:具有终身学习意识和自我管理、自主学习能力,能够通过不断学习,适应社会变化和个人可持续发展。

9.身心健康: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具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主干学科、专业核心课程与专业特色课程

(一)主干学科:法学

(二)专业核心课程: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法理学、宪法学、中国法律史、刑法学、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民事诉讼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国际法学、法律职业伦理、经济法学、知识产权法学、商法学。

(三)专业特色课程:

1.校企合作课程:侵权行为法学、商法学

2.专创融合课程:知识产权法学、专业实习

3.项目式课程:模拟法庭、法律诊所、社会调查与实践

4.学科交叉课程:工程法律基础、工程合同法律法规、能源法学概论、演讲与口才

5.绿色安全类课程:环境资源法学、能源法学概论、碳金融法律与规制

6.“人工智能+”课程:人工智能与法律伦理、知识产权法学、数字法学概论

7.其他特色课程:涉外合同审查实务、国际投资法

(四)主要实践环节

1.基础实践:主要包括军事训练、劳动教育与实践、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等;

2.专业实践:主要包括独立设置的实践课、模拟法庭、法律诊所、社会调查与实践课程、专业实习、毕业论文等;

3.第二课堂创新实践:包括大学生创新创业等大创项目、模拟法庭比赛等学科竞赛、辩论赛等专业活动和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课程,还包括就业和创业教育、团学联与社会活动等。

四、毕业要求

(一)标准学制:4年

(二)修业年限:4至8年

(三)授予学位:法学学士学位

(四)毕业与学位授予条件

思想品德考核合格,在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内需修满专业培养方案要求的160学分,并取得第二课堂要求的6学分,体质测试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方可毕业。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学士学位。

法学系学生前往河口区六合街道崇文社区开展法制宣传活动

法学系学生观摩员额法官宣誓

邀请济南海关领导给全校师生作关于国门生物安全的讲座

与东营区人民检察院领导座谈

第一届法治宣传月模拟法庭展演活动

与东营区人民法院签订合作共建协议和实践教学基地协议

与东营区人民法院签订合作共建协议和实践教学基地协议

上一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

关闭